首页
关于我们
专业领域
律师团队
致镜案例
新闻中心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NEWS
官方
咨询电话:400-181-1717
继承的常见问题
2020/08/09 16:09:03
  1. 什么是遗产继承?
    遗产继承是指被继承人去世后,其遗留的财产和权利依法转移给合法继承人的过程。根据法律规定,继承可以分为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

  2.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有什么区别?

  • 遗嘱继承:被继承人生前通过遗嘱明确指定遗产分配方案,按照遗嘱内容执行。

  • 法定继承:被继承人未立遗嘱时,遗产依法定顺序分配给其配偶、子女、父母等近亲属。

  1. 谁可以作为遗产的合法继承人?
    根据中国《民法典》,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包括:

  • 第一顺位:配偶、子女、父母;

  • 第二顺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有遗嘱,则按照遗嘱指定的继承人分配遗产。

  1. 遗产包括哪些财产?
    遗产一般包括:存款、房产、车辆、股权、债券、艺术品等合法财产,以及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益等。

  2. 遗嘱有效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遗嘱内容真实,无欺诈或胁迫情形;

  • 遗嘱形式合法(如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等);

  • 遗嘱不得处分不属于遗嘱人的财产。

  1. 继承人之间如何分配遗产?

  • 如果有遗嘱,按照遗嘱内容分配;

  • 没有遗嘱时,按法定继承顺序和份额平均分配。特殊情况(如尽了主要赡养义务)可以多分或少分。

  1. 什么是继承权的丧失?
    继承人如果有以下行为之一,可能被剥夺继承权:

  •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 伪造、篡改遗嘱;

  • 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 遗弃被继承人或未尽扶养义务。

  1. 遗产分割时需要注意什么?

  • 遗产分割应当公平合理,尊重遗嘱人的意愿(如有遗嘱);

  • 继承人之间可以协商解决分割方式;

  • 涉及复杂财产(如公司股权)时,可能需要专业评估和法律程序。

  1. 继承纠纷如何解决?

  • 双方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 协商不成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会根据法律规定和实际情况作出公正判决。

  1. 遗产继承的时间限制是什么?
    继承人应当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被继承人死亡之日起2年内提出遗产继承申请(如提起诉讼)。超过时效将无法主张权利。

  2. 什么是转继承和代位继承?

  • 转继承: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死亡,其应得的遗产份额由其合法继承人继承。

  • 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其应得的遗产份额由其直系晚辈(如孙子女)继承。

  1. 再婚家庭中遗产如何分配?
    再婚时,继子女与生子女享有同等的法定继承权。但若继子女未与继父或继母形成抚养关系,则可能不享有继承权。

  2. 被继承人生前有债务,遗产是否需要偿还?
    是的,根据“限定继承”原则,继承人需在遗产的实际价值范围内偿还被继承人的合法债务。超出部分无需承担。

  3. 遗产分割时未通知的继承人如何主张权利?
    未通知的继承人可以事后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分配遗产或确认其份额。

  4. 遗产中涉及未成年人的权益如何保护?
    未成年人作为法定继承人享有平等的继承权。遗产中的财产应为其单独所有或监护人管理使用,不得侵犯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通过以上常见问题解答,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遗产继承的相关法律知识!如有具体案件需要咨询,请及时联系专业律师或向法院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