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专业领域
律师团队
致镜案例
新闻中心
人才招聘
联系我们
新闻中心 NEWS
官方
咨询电话:400-181-1717
遗嘱的常见问题
2020/08/09 16:08:37

1. 什么是遗嘱?

遗嘱是指自然人在生前通过书面形式对自己的财产或其他事务所作的处分和安排,并在死亡后生效的行为。


2. 为什么需要订立遗嘱?

  • 避免遗产分配纠纷,明确遗产归属。

  • 指定遗产管理人或执行人。

  • 安排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 实现个人意愿,确保财产按照自己的想法传承。


3. 遗嘱的有效条件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遗嘱有效需满足以下条件:

  • 遗嘱人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遗嘱内容真实,不得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德;

  • 遗嘱形式合法(如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公证遗嘱等);

  • 遗嘱不得处分不属于遗嘱人的财产。


4. 如何订立遗嘱?

  •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 代书遗嘱:由他人代为书写,需至少两名见证人在场,并由遗嘱人和见证人签名。

  • 公证遗嘱:通过公证机构办理,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 另外还有录音遗嘱(需遗嘱人亲自陈述并记录)和口头遗嘱(仅在危急情况下有效,事后需补书面遗嘱)。


5. 哪些财产可以列入遗嘱中?

遗嘱可以处分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 房产、存款、车辆;

  • 股权、债券、艺术品;

  • 其他合法取得的财产或财产权益。

但遗嘱不得处分不属于遗嘱人的财产(如夫妻共同财产中的份额)。


6. 遗嘱的内容应包括哪些?

  • 遗嘱人基本信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

  • 遗嘱处分的财产范围及清单;

  • 遗嘱继承人或受遗赠人的身份信息;

  • 其他需要特别说明的事宜(如遗产管理人、子女监护人等)。


7. 如何选择遗嘱见证人?

  • 见证人需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与遗嘱无利害关系;

  • 最好选择与继承无关的第三方,如亲友、律师或公证员。


8. 遗嘱订立后可以变更或撤销吗?

是的。遗嘱人在生前可以随时修改或撤销遗嘱,但需通过新的遗嘱形式明确表示,并确保新遗嘱符合法律规定。


9. 遗嘱无效的情况有哪些?

  • 遗嘱人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遗嘱内容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

  • 遗嘱形式不符合法律规定(如无见证人或未签名);

  • 遗嘱处分了不属于遗嘱人的财产。


10. 遗嘱中的“遗产管理人”是什么意思?

遗产管理人是指负责清点、保管和分配遗产的人,可以是自然人(如继承人或亲友)、法人(如律师事务所),也可以由遗嘱人指定。其职责包括处理遗产债务、分配遗产等。


11. 遗嘱中的“执行遗嘱”是什么意思?

执行遗嘱是指按照遗嘱人的意愿,将遗嘱内容付诸实施的过程。通常由遗产管理人或继承人负责具体执行。


12. 遗赠和遗嘱继承有什么区别?

  • 遗赠:指遗嘱人在遗嘱中将财产赠送给他人的行为(受遗赠人无须具备继承人资格)。

  • 遗嘱继承:指遗嘱人在遗嘱中指定法定继承人之外的其他人作为遗产继承人。


13. 遗嘱订立后,如何确保其效力?

  • 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 自书或代书遗嘱需注意签名、日期和见证人的真实性;

  • 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公证机构,确保遗嘱符合法律规定。


14. 遗嘱的副本是否有效?

遗嘱副本不具备直接法律效力,但可以作为辅助证明。如果遗嘱人死亡后,正本无法找到,法院可以根据副本确认遗嘱内容的真实性。


15. 如何处理复杂的遗产分配问题?

  • 涉及多个继承人或复杂财产关系时,建议提前咨询律师;

  • 可以在遗嘱中明确分配方案,避免后续纠纷。


16. 未订立遗嘱的后果是什么?

如果自然人死亡后没有遗嘱,其遗产将按照法定继承顺序分配(如配偶、子女、父母等)。未订立遗嘱可能导致遗产分配纠纷或无法实现个人意愿。


17. 遗嘱的法律效力如何保障?

  • 公证遗嘱具有较高的法律效力;

  • 自书遗嘱需确保真实性,避免被他人篡改或伪造;

  • 法院在处理遗产继承时会审查遗嘱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帮助,建议咨询专业律师或公证机构。